抖音博主来吃菠萝的微密圈作品好看吗?
最近刷抖音总能看到这个叫“来吃菠萝”的博主,一开始还以为是水果测评账号,点进去才发现是个拍日常段子的。说实话,他微密圈里的作品和抖音主页完全不是一个画风,刷了三天差点给我整分裂了——抖音上发的都是东北大碴子味儿搞笑视频,微密圈居然全是文艺风的胶片摄影和深夜emo小作文,这反差感比老八从厕所出来直接吃米其林还刺激。
我朋友之前花9.9买了他的微密圈会员,说里面能看到不少隐藏内容。比如他去年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拍的冰雕蹦迪现场,镜头晃得跟帕金森似的,但配上他写的"零下30℃也冻不住自由的灵魂"这种酸话,莫名让人觉得这钱花得值。不过说实话,现在抖音上搞付费内容的博主太多了,上次我还刷到有人卖"如何用脚趾头开啤酒瓶"的教学视频,相比之下菠萝的微密圈至少算得上良心。
让我最上头的是他的碎片化叙事风格。上周更新的"菜市场哲学"系列,拍的全是卖菜阿姨的日常。有个镜头是阿姨用冻疮手剥毛豆,他配了句"生活给的茧比珍珠更亮",这句话我愣是截屏当了三天手机壁纸。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,比如他非要把煎饼果子摊说成"流动的民间艺术馆",这强行升华的功力让我想起高中写作文硬凑中心思想的日子。
听说他微密圈里还搞过24小时限时问答,有粉丝问"怎么平衡搞笑博主和文艺青年的人设",他回了个"就像烤冷面既要脆皮又要软心,最后都得撒上葱花"。这回答让我想起去年在沈阳夜市,有个摊主把烤冷面做成了千层蛋糕的样子,结果被本地大爷骂"整这花里胡哨的干啥"。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就吃这套,我表妹看完直接给他充了半年会员,说这叫"东北赛博文艺复兴"。
不过要我说,最绝的还是他去年冬天拍的雪地蹦野迪系列。视频里裹着军大衣在松花江冰面上跳社会摇,背景音乐是二手玫瑰的《仙儿》,最后镜头一转突然开始朗诵北岛的《回答》。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内容居然收获了20万点赞,评论区有人说"这才是真正的东北浪漫",也有人说"这哥们是不是喝假酒了"。反正我看完满脑子都是"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摇花手是摇花手的墓志铭"。
最近发现他微密圈更新频率变慢了,听说是跑去搞什么"东北文艺复兴纪录片"。要我说这年头博主转型比川剧变脸还快,上个月还在教人怎么用大葱开啤酒,下个月可能就要去戛纳走红毯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比起那些天天拍"挑战喝10升奶茶"的博主,我还是愿意看点带脑子整活的——哪怕这脑子可能被冻豆腐腌入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