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抖音老是刷到张包包呀的视频,点进去一看,好家伙,评论区全在问她的微密圈资源。我寻思这姑娘不就是个普通穿搭博主么,怎么突然搞起付费内容了?刚好朋友上周给我发了个截图,说是花了几十块买了她的微密圈会员,结果里面全是"打工人的省钱穿搭"和"便利店速食测评"。这……真的有人愿意掏钱看这些?
先说穿搭吧,张包包确实挺会搭。她那些几十块的拼夕夕衬衫配优衣库基础款,穿得比我这种网购翻车选手强多了。我朋友说,她微密圈里会发穿搭链接,还有不同身材的搭配技巧。比如"梨形身材怎么穿显腿长"这种内容,直接甩某宝关键词和优惠券,确实省事。不过仔细想想,这些教程小红书一搜一大把,她的独家优势大概就是"粉丝滤镜"吧。毕竟关注她的人觉得她更接地气,就像闺蜜推荐一样。
再说她的微密圈内容,其实有点两极分化。有人觉得花几十块钱看"便利店关东煮热量测评"纯属智商税,也有人觉得她连吃三天便利蜂的vlog特别真实。比如她测评全家新品包子,咬一口发现馅儿只有指甲盖大,直接怼镜头翻白眼说"打工人的钱不是钱吗",这表情包我存了至少三张。但这种内容放到付费区,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。我刷到过她的免费视频,其实风格差不多,无非是付费版更详细点。比如免费视频教你怎么用丝巾扎头发,付费版就多教了三种系法,还附赠丝巾购买链接。
不过她的粉丝粘性是真高。我见过一个粉丝晒图,说靠着她的面试穿搭教程拿到了offer,评论区立马有人跟风问"微密圈有没有职场新人避坑指南"。这种互动模式有点像早年微博的付费问答,只不过现在换成圈子玩法了。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,比如她上个月推过一款平底鞋,粉丝买了发现磨脚,在微密圈吐槽,结果被其他粉丝围攻说"包包推荐的肯定没问题,是你脚型不适合"。这场景让我想起上学时帮爱豆反黑的经历,只能说互联网的付费墙有时候也是信息茧房。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:为什么大家愿意为这种轻度内容付费?可能跟现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有关。你越看张包包,系统就越推同类博主,久而久之你会觉得她的内容"独一无二"。再加上她经常在直播里说"这些干货我只在微密圈发",给人一种限时独家的紧迫感。不过说实话,我关注的另一个美食博主也搞微密圈,结果付费内容全是菜市场砍价技巧和剩菜改造食谱,跟张包包的套路一模一样。
最后提一嘴争议吧。有人说她搞微密圈是割韭菜,毕竟免费内容已经够用了;也有人觉得花点小钱支持喜欢的博主很正常。我表妹就属于后者,她说"一杯奶茶钱能看一个月独家内容,比追星省钱多了"。这话让我突然悟了——当代年轻人的付费逻辑,早就不只是买实物了,情绪价值和陪伴感反而更贵。
总之,张包包的微密圈资源值不值得买,还是得看你对她的信任度。像我这种白嫖党可能继续蹲免费更新,但如果你把她当互联网闺蜜,几十块钱买个开心也不算亏。不过建议先看看她的免费内容合不合胃口,别像我妈买保健品似的,光听销售忽悠就下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