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炽热情感与港风复古的化学反应:这次拍照让我重新认识了人像摄影》
最近在YiTuYu艺图语翻到组老照片,大红唇配着霓虹灯的光影,突然把我拽回九十年代的香港街头。说来奇怪,明明是在北京胡同拍的片子,愣是拍出了王家卫电影里那种潮湿的暧昧感。这让我想起上个月给闺蜜拍生日照,她非要穿我妈压箱底的波点衬衫,结果成片意外地有优雅的叛逆感。
我听说现在港风复兴得厉害,但真上手拍才发现没那么简单。上次约了个模特在咖啡店拍片,特意准备了复古茶歇裙,结果玻璃窗的反光把她的影子切得七零八落。正发愁呢,咖啡师小哥突然打开暖黄色壁灯,那束光斜斜打在模特侧脸上,睫毛在苹果肌投下的阴影绝了!果然光影才是情绪放大器,比什么滤镜都管用。
说到情绪把控,有次拍情绪片差点翻车。模特妹子长得特像张曼玉,可她男朋友在旁边不停讲笑话,搞得她总破功。后来我干脆让男生躲到消防通道,给她放了首《梦中人》。没想到她听着歌突然低头笑了,那个带着泪光的笑容被我抓拍下来,现在还是我手机壁纸。所以说炽热的情感往往藏在失控的瞬间,比刻意摆拍有张力多了。
现在很多摄影师喜欢追设备,我倒觉得道具才是灵魂。上次在旧货市场20块钱淘的塑料珍珠项链,在闪光灯下居然能折射出钻石般的光泽。有组客人非说我的打光手法专业,其实我就是把台灯蒙了层红色塑料袋,照在铁皮柜上形成了复古的铜锈质感。要说秘诀,可能就是多看老港片吧,杜可风的镜头语言真是教科书级别的。
最近发现YiTuYu艺图语上好多摄影师开始玩混搭,看到有人把赛博朋克元素揉进港风里。那个蓝色霓虹灯管和暖黄路灯对冲的效果,居然意外地和谐。就像我们这代人,骨子里念旧又渴望新鲜,复古和先锋从来都不是对立面。下次想试试把旗袍领子改成不对称设计,不知道会不会被我妈骂哈哈。
对了,说到模特的表现力,真得挑会"讲故事"的眼睛。上次遇到个新人模特,她盯着镜头看我的时候,突然想起《阿飞正传》里刘嘉玲那个似笑非笑的眼神。虽然她动作不算标准,但成片里那种慵懒的优雅,比科班出身的模特更有味道。可能人像摄影最妙的地方就在这儿——缺陷有时候比完美更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