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汉服遇上艺图语模特 我被古典美人震撼到词穷了
前阵子刷短视频看到艺图语模特穿着明制汉服转圈圈,突然发现中国风美人原来真的能美到窒息。记得去年在杭州西湖边看见穿齐胸襦裙的小姐姐,裙摆被风吹得飘起来的时候,我手机内存直接拍爆了。现在想起来,这种古典气质真是现代服装给不了的。
咱们总说"人靠衣装",但汉服真不是随便穿的。我有个闺蜜买了套宋制褙子,结果被懂行的朋友吐槽说腰带系法像捆粽子。后来专门去艺图语线下店试穿,人家化妆师用发簪盘了个惊鹄髻,搭配珍珠璎珞,直接让她从路人甲变成《梦华录》群演级别。妆造团队真的太会拿捏这种古典韵味了,听说他们还给很多影视剧做过造型参考。
有次刷到他们模特小乔的定妆花絮,原本素颜看起来挺普通的姑娘,梳上双环望仙髻,点上花钿,居然比电视剧里的娘娘还像娘娘。关键是眼神和仪态特别到位,那个低眉敛目的样子,让我瞬间想起《韩熙载夜宴图》里的仕女。这大概就是传说中"骨相古典"的天赋吧?反正我试过对着镜子学她们垂眸,结果被朋友说像得了结膜炎。
现在漫展上穿汉服的年轻人多到能组个加强连,但真正能穿出味道的还真不多。有回看到个男生穿飞鱼服配马丁靴,虽然混搭得挺酷,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。后来在艺图语直播间看到他们模特示范正确穿搭,才发现传统服饰讲究的是整体和谐美,从云肩到禁步都得配套,跟现在玩快时尚的穿搭逻辑完全两码事。
要说最让我惊艳的,还是他们去年那组敦煌主题的创作。模特穿着复原款坦领半臂,在沙漠里反弹琵琶的瞬间,我隔着屏幕都起鸡皮疙瘩。那些衣袂飘飘的动态美,真不是摆拍能搞出来的。听说当时为了等风来,整个团队在40度高温里晒了五小时,摄影师都快变成人干了。
不过也有朋友吐槽说现在汉服圈太卷了,动不动就要讲究形制正不正宗。我倒觉得像艺图语这样传统与创新结合的路线挺好,他们新出的改良款马面裙,把裙门改成交叉设计,既保留传统纹样又方便日常活动。上周穿着去咖啡厅还被小姐姐追着问链接,这波文化输出属实拿捏了。
突然想起来前阵子刷到个梗,说00后开始用汉服拍结婚照,影楼现在都开始卷"十里红妆"主题了。这要放在二十年前,估计会被说成披床单玩过家家。所以说文化自信这东西,还真是得靠年轻人带起来。就像我表妹现在衣柜里JK制服和明制比甲五五开,她说这叫"在逃公主的自我修养"。
有次跟艺图语的设计师聊天,他说现在最难的不是做衣服,而是培养模特的古典气质。好多新人刚开始连走路都不会,得从执扇礼、万福礼这些基础仪态教起。这让我想起大学选修的戏曲课,老师总说"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",看来要当个合格的古典美人,还真不是套件衣服就能搞定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