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刷到月球造梦家的微密圈,还是朋友半夜发我的链接,标题写着“月球开咖啡店的老板娘用机械臂调酒”,我心想这啥玩意儿啊,点进去直接通宵刷完她的三篇连载。现在想想,她的内容就像那种会上头的麻辣火锅——吃完一口还想再捞,哪怕辣得冒汗也停不下来。
脑洞大得离谱,但细节又特别真实,这是我追她作品的最大感受。比如那篇《月球二手书店》,她写主角用月球尘埃做书签,结果被地球来的游客当成“奢侈品”高价收购。这种设定乍一听像段子,但她偏偏能塞进去一堆冷知识,什么“月尘颗粒棱角尖锐,能划伤宇航服”之类的,搞得我后来刷NASA新闻都下意识找她说的知识点对答案。最绝的是,她连书店老板养的“月兔”都设计成吃太阳能板的硅片,啃完还会打嗝冒蓝光——这种细节,我怀疑她是不是真的在月球上开过店。
她的微密圈还有个特点,用第一视角写日常,但日常里全是科幻彩蛋。比如有次她发了个动态,说“今天在环形山捡到一块陨石,切开发现里面刻着二维码,扫出来是1999年的老电影《月球旅行记》”,评论区直接炸了。有人当真跑去查天文年鉴,有人分析她是不是在玩元宇宙概念,结果她第二天回复:“其实就是楼下烧烤店老板用激光刻的,他说这样发朋友圈能涨粉”——这种反转,比那些硬凹深度的科幻小说有意思多了。
我听说有人吐槽她的故事“逻辑跳脱”,但我觉得这反而是魅力点。就像她写《月球快递员》,前一章还在讲怎么用引力弹弓送包裹,下一章突然插入快递小哥和地球女友的异地恋吵架,理由居然是“时差37分钟回消息太慢”。看到这儿我直接笑喷,这不就是我表弟和他网恋对象的翻版吗?她把科幻梗和现实痛点混在一起,反而让人觉得月球上的事离我们特别近。
最近她搞了个付费专栏叫《月球生存指南》,教人怎么用废弃火箭壳种土豆、用宇航服内胆腌泡菜。本来以为这种内容没人看,结果评论区全是跟着实操的粉丝,还有人晒出自家阳台的“迷你月球农场”,用锡纸包花盆说是模拟月面反光。这种用荒诞设定带火真实生活的操作,我反正是头一回见。
不过话说回来,她的作品也不是完美无缺。有时候更新太随性,上周说好要揭秘“月球暗网交易市场”,结果发出来的是一段用陨石坑拍抖音的教程。但奇怪的是,粉丝们反而更high了,有人留言:“姐你哪怕发个月球天气预报,我都能当科幻片看。”可能这就是她的魔力吧——把想象力掰碎了揉进日常里,让你觉得在月球点外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