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听说有个叫夏天的小雪的网红,去年还在微密圈发点日常穿搭,今年突然在抖音爆火,现在随便一条视频点赞都几十万。这转型速度,比我家楼下奶茶店从卖烧仙草改行卖冰粉还快。不过仔细想想,她这路子确实有点意思,从私域流量到公域平台的跳跃,简直像从村里小卖部直接杀进CBD开旗舰店。
最早关注她是在微密圈,那时候她发的都是些低像素怼脸自拍,配点鸡汤文案,比如"夏天的风会吹散所有烦恼"之类的。评论区也就十几个熟人互动,偶尔有人问衣服链接。后来不知道咋回事,她突然开始搞反差人设。有次发了个视频,穿个碎花裙在菜市场砍价,背景音乐却是《爱如火》,评论区全在刷"这姐们儿精神分裂吧",结果那条视频莫名其妙火了。我猜她团队(或者她自己)突然开窍了,知道现在网友就爱看这种违和感。
要说最关键的转折点,应该是那条"雪糕刺客"视频。她穿着JK制服去便利店,随手拿了根雪糕结账发现要28块,当场表演了个瞳孔地震,最后硬着头皮买下来,蹲在路边啃雪糕配文案"刺客竟是我自己"。这条视频直接爆了500万播放,连带着她之前发的日常穿搭都被翻出来考古。现在回头看,这招挺聪明的,把产品植入转化成生活段子,比硬广自然多了。
不过转型路上也不是没翻过车。记得有次她发了个"挑战穿奶奶睡衣出门",结果被网友扒出来睡衣是某潮牌的联名款,价格四位数。评论区直接炸锅,有人说"这年头连接地气都要花钱买人设"。后来她连夜删视频发道歉,还专门拍了期"坦白局",说自己确实没注意品牌信息,当场把那件睡衣剪了当抹布。这波反向操作反而圈了波粉,现在想想,搞不好是策划好的危机公关。
最近看她直播间,发现已经开始带自有品牌了。有款防晒衣说是跟某大厂联名,结果被眼尖的网友发现吊牌信息对不上。不过粉丝根本不在乎,照样抢着下单,评论区全是"信雪姐不晒黑"。这大概就是网红经济的魔幻之处吧,信任感比质检报告好使。不过说实话,她家衣服质量确实还行,我买过那件爆款针织衫,虽然线头多了点,但拍照是真上镜。
从微密圈到抖音,夏天的小雪这路子走得不算常规。别人转型都是精心策划,她倒像是边试错边前进。有次直播她不小心说漏嘴,说最开始拍短视频就是觉得"反正微密圈没人看,换个平台碰运气"。没想到这运气一碰就停不下来,现在每条视频底下都有人催更。要说经验嘛,可能就是找准网友的痒点猛挠,还得挠得自然不做作。就像她那条出圈的"地铁站躲雨即兴舞",明明跳得跟帕金森似的,配上暴雨背景反而有种神经质的美感。
现在她账号简介还写着"普通女孩的逆袭日常",不过评论区早就没人信了。有老粉考古她三年前发的微密圈动态,发现那时候她背的包就是爱马仕。所以说啊,互联网人设这东西,三分真七分演,剩下九十分全靠网友自己脑补。但不管怎么说,人家确实从十八线小网红混成头部了,你说气人不气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