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抖音总能看到大飞起来了的微密圈作品,这哥们可太会整活了!我本来以为就是个普通搞笑博主,没想到点进去发现他每段视频的文案设计都藏着小心机,硬生生把我这个从不看长视频的人按在屏幕前反复播放。
上个月他那个"超市塑料袋装万物"的段子突然爆火,我仔细一看发现标题就埋了钩子。视频开头他蹲在超市货架旁假装打电话,字幕写着"领导说这周必须把竞品数据扒下来",结果镜头一转他往购物车里疯狂塞塑料袋,嘴里还念叨"这玩意比Excel表格还能装"。这种把职场梗和日常场景无厘头混搭的写法,完全踩中了打工人的笑点。评论区都在@同事说"这不就是你上周交的PPT吗",我刷到的时候差点把奶茶喷在键盘上。
更绝的是他经常在黄金三秒里埋彩蛋。上周那个"教你用微波炉热出米其林牛排"的视频,开头前2秒突然闪过一行小字"别信!我是来骗播放量的",结果后面真教人用锡纸包着冻牛排直接微波加热。这种反套路操作让观众又气又笑,关键最后还真有人照着做——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反正现在我家微波炉还飘着焦糊味。
最近发现这老哥特别擅长玩文字谐音梗。前些天发了个"当代年轻人通勤现状"的视频,画面里他在地铁上被挤得脸贴玻璃,配文写着"每天上班都像在演《釜山行》续集《早高峰行》"。更损的是视频中间突然插入个外卖小哥骑电动车摔跤的镜头,字幕飘过"注意看,这个骑手叫小帅,他正在表演《速度与饥渴》"——我当场笑到手机砸脸,现在鼻梁还疼着呢。
不过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精准把握平台算法的能力。有次我在凌晨三点刷到他发"失眠的人才会看到这条视频",结果点开发现是教人用Excel表格数羊。这种深夜共鸣型文案配上他永远睡不醒的死鱼眼,愣是让这条视频冲上了当日热榜。后来听说他专门研究过抖音的流量波动曲线,知道什么时段发什么内容最容易爆,难怪每条视频的点赞量都像坐火箭似的往上窜。
最近发现不少博主开始模仿他的风格,但总觉得差点意思。就像昨天看到有人照搬"领导让我做个表"的梗,结果真在视频里画起了Excel表格,评论区都在刷"这届抄袭选手不太行"。要我说啊,大飞这种把生活洞察和网络热梗揉碎了再重组的能力,还真不是随便谁都能学得来的。毕竟人家连拍个煎饼果子翻车视频,都能在文案里塞进"当代年轻人求职现状"的隐喻,这脑洞不去写脱口秀段子真是可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