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红博主秋不吃鱼微密圈嘉宾贴,打造触动心灵的创意互动平台
最近刷到秋不吃鱼的微密圈动态,突然发现这姐们儿整了个叫“嘉宾贴”的新活儿。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粉丝见面会的套路,点进去一看,嚯!完全不是那种“来啊快活啊”的营销模式,反而有点像深夜电台里那种掏心窝子的聊天局。比如说她上周发了个“你人生中最后悔没说出的话”的帖子,评论区直接炸出几千条留言,有人写暗恋十年的遗憾,有人聊没来得及和外婆说的对不起,看得我半夜三点在被窝里狂抽纸巾。
秋不吃鱼这招挺绝的,直接把粉丝变成内容共创者。记得上个月有个高中生把自己画的《猫和老鼠》同人漫画发在嘉宾贴里,结果被秋子翻牌做成动态壁纸,现在那小孩的微博粉丝都破万了。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,这平台居然能玩出线下联动。前两天上海暴雨,有个粉丝在嘉宾贴里说“想给外卖小哥送热姜茶”,第二天就有十几个城市的网友自发组织“雨天温暖计划”——这种从线上到线下的情感穿透力,可比那些只会晒美颜自拍的网红带劲多了。
不过说实话,我一开始觉得微密圈就是个高端版朋友圈。直到看见秋不吃鱼把粉丝投稿的失恋故事做成有声书,还找了专业配音演员搞沉浸式剧情,突然就get到她的脑回路了。这哪儿是普通的内容输出啊,分明是在造一个情感共鸣的元宇宙。有次刷到个妈妈分享自闭症儿子的画作,评论区突然冒出个美术机构的负责人说要免费教孩子画画——这种意外但温暖的剧情走向,比电视剧还催泪。
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。我基友就吐槽过嘉宾贴里有些内容太“致郁”,比如那个持续更新了三个月的抗癌日记,看得人心里堵得慌。但秋不吃鱼倒是挺刚的,直接回了句:“真实的人生本来就有裂缝,咱们这个圈子要做的,就是让光照进来。”这话说得,让我想起老家巷口总爱给流浪猫喂饭的王大爷,看似随意,实则藏着大智慧。
最近发现连品牌方都开始蹭嘉宾贴的流量了。不过秋子接广告的方式也够清奇,上次某奶茶品牌合作,她让粉丝在帖子里写“最想请陌生人喝的饮料”,最后愣是把新品发布会搞成了街头派送实验。这种把商业植入变成情感实验的玩法,倒是比硬广有意思多了。就是不知道哪天会不会翻车,毕竟互联网这地方,你永远猜不到网友下一秒会整出什么活。
要说最让我触动的,还是上周那个“平行时空信箱”。有个癌症晚期的姑娘在嘉宾贴里写了封给十年后自己的信,结果被秋不吃鱼做成了实体信件胶囊,说要埋在她老家的银杏树下。这事儿让我想起《解忧杂货店》里的情节,只不过这次,写信的人和读信的人都成了故事本身。不知道十年后的某个秋天,会不会有人挖出那个铁盒,读到这些跨越时空的私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