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常年和SEO、内容营销打交道的站长,我算是把这两兄弟的关系摸透了。上周有个开咖啡店的朋友问我:"为啥我网站天天更新,Google就是不给我排名啊?" 我一看他的文章,好家伙全是"精品手冲咖啡豆"、"现磨咖啡粉"这种关键词堆砌,活像超市货架上的标签纸。
其实Google现在早就不吃关键词轰炸这套了。去年我们给本地一家民宿做优化,他们原本的文案全是"绝美海景房"、"五星级床品"这种官方用语。后来我们改成游客真实评价的写法:"凌晨四点被海浪声叫醒,裹着毯子看日出才发现阳台有房东准备的姜茶",结果当月自然搜索量直接翻倍。这种把用户真实需求揉进内容的玩法,可比硬塞关键词管用多了。
对了,我发现很多新手容易犯的毛病是把SEO和内容营销当两件事做。就像前几天看到的健身工作室案例,他们官网写着"专业私教课程"这种冷冰冰的词,却在抖音发学员减肥20斤的故事。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些真实案例搬到官网,用"30天甩掉啤酒肚"这种口语化标题,既符合用户搜索习惯,又能让Google觉得内容鲜活。
用户意图把握真的太重要了。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客户,原本产品页都写"高端猫砂盆",后来我们改成"防溅猫砂盆评测:多猫家庭血泪史"。结果"多猫家庭猫砂盆"这个长尾词直接冲到了本地搜索前三。这种把痛点转化为搜索词的玩法,比盲目追求大流量关键词实在得多。
说到内容更新,不少人觉得发完文章就完事了。去年我们接手过一家老牌烘焙店,他们官网文章都是2018年的"法式甜点文化"。后来改成每周发"后厨日记:今天学徒又把马卡龙烤成饼",配上翻车现场照片,半年时间品牌词搜索量涨了300%。这种持续输出真实故事的操作,Google算法好像特别买账。
可能有点跳跃,但突然想到外链建设这事。以前总觉得要找大网站挂链接才有用,直到发现本地一家小众书店的操作:他们在书评里自然提到某大学图书馆的推荐书单,结果那个.edu域名的反向链接让他们在"学术书籍推荐"这个关键词直接登顶。这种内容自带传播属性的玩法,可比花钱买外链高明多了。
最后说个反常识的发现:社交媒体和SEO其实是穿一条裤子的。有家做户外装备的店铺,在ins发露营vlog时总爱标注地理位置,结果用户搜"XX山露营攻略"时,他们的官网总出现在前三位。后来才明白,Google现在会把社交媒体的用户生成内容纳入排名因素,这招跨平台内容联动简直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