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婆睡醒啦的微博成长史,从新人到顶级网红的蜕变
记得三年前我刚注册微博时,连发个自拍都要纠结半小时文案。那时候账号名还叫"露露今天也要加油鸭",每天发些食堂菜色和路边野猫,点赞数比我上班摸鱼的次数还少。有次拍了个煎饼果子摊主单手打鸡蛋的视频,配文"这手法比我老板甩锅还丝滑",居然蹭上了同城热搜尾巴。
突然有天发现有个叫"脑婆睡醒啦"的账号,内容和我差不多但数据好得离谱。点进去发现这姐妹太会整活了——她把地铁早高峰拍成丧尸围城,给楼下大爷的象棋局配电竞解说,连超市打折大妈抢菜都能剪出《饥饿游戏》既视感。我默默删掉了自己账号里的九宫格美颜照,开始偷偷学她那种"发疯式真实"的风格。
有次试水拍了个办公室摸鱼合集,把同事用Excel玩俄罗斯方块、拿咖啡机煮泡面的画面全剪进去。没想到被几个职场博主转发,评论区都在喊"这不就是我司监控录像吗"。数据突然从两位数蹦到五位数,吓得我赶紧把老板设置成不可见分组。
转折点是有次团建喝多了,凌晨三点发了个醉酒版《甄嬛传》模仿秀视频。眼线晕成黑眼圈,顶着鸡窝头用东北腔说"本宫的头好痛,定是华妃又往本宫的醒酒汤里下毒"。第二天醒来发现转发过万,连某综艺导演都私信问我要不要参加素人海选。
后来慢慢摸到流量密码了。下雨天拍外卖小哥淌水送餐,弹幕都在刷"这不得给五星好评加打赏";录理发店Tony老师推销话术合集,网友说"建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"。有回突发奇想把小区广场舞改编成女团舞,背景音乐还是《孤勇者》,直接让广场舞阿姨们成了新晋网红。
不过这条路也不是总顺风顺水。去年拍了个便利店深夜故事系列,被品牌方看中要搞联名,结果因为甲方非要加"治愈系滤镜"差点翻车。最后还是坚持用原相机直出生图,反而被夸"这才是真实的打工人深夜食堂"。
现在翻看早期内容还是会脚趾抠地,但谁不是从尴尬期过来的呢?就像有网友说的:"关注脑婆就像养电子宠物,看她从土味小白进化成整活大师特别上头"。最近在研究怎么把居委会大妈催婚语录做成有声日历,家人们等着收快递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