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李觅青人像摄影第4期课程:拍人像,搞气氛,表情管理才是灵魂!
我最近看到李觅青老师的人像课又开新班了,第四期主打「捕捉表情与姿态」和「灯光背景怎么玩」,说实话,这俩点太戳我了。身边好多朋友拍人像总把模特当道具,咔咔一顿连拍,最后修图全靠美颜滤镜,结果成片要么像证件照,要么像AI生成的假脸。其实啊,人像摄影的玄学全在「动态感」上,说白了就是得让照片有呼吸感,能看出活人的情绪。
举个真实例子,之前有个学员拍闺蜜生日,本来想搞点「逆光温柔风」,结果硬是把闺蜜拍得像被车灯照到的鹿——两眼发直,姿势僵硬。后来上了李老师的课才明白,「表情捕捉」根本不是靠快门速度,而是得学会和模特聊天。比如让模特回忆糗事,或者突然问一句“你前任最近咋样”,趁对方翻白眼的瞬间抓拍,效果比摆拍自然一百倍。李老师上课时还分享过一个绝招:让模特对着镜头做鬼脸,然后倒数三秒再正经起来,中间那一瞬间的松弛感最抓人。
说到灯光和背景,很多人觉得必须得砸钱买设备。其实我听说李老师课上会用特别接地气的方法教学,比如用台灯+红色塑料袋模拟落日氛围,或者拿快递纸箱当反光板。之前有个学员用家里孩子的玩具彩灯,绕着模特围了一圈,愣是拍出了赛博朋克风,还被李老师点名表扬「会薅羊毛」。这课程最让我心动的是「背景布置的性价比玩法」——比如用皱巴巴的床单当油画质感背景,或者拿路边枯树枝搭出森系框架。说白了,人像摄影的核心不是烧钱,而是烧脑洞。
对了,关于人物姿态,李老师有个金句我记到现在:「别让人站着像罚站,坐着像面试」。比如拍坐姿,可以试试让模特假装系鞋带,或者侧身靠在椅背上假装发呆,这种「假装有事干」的状态最容易出片。之前有个学员在咖啡厅拍妹子,让妹子用吸管吹杯子里的冰块,抓拍到了她皱眉噘嘴的瞬间,结果成片反而有种「生活感的生动」,比网红风高级多了。
灯光这块,李老师特别爱讲「用光影讲故事」。比如拍忧郁情绪时,用顶光在模特脸上投下阴影;拍欢快主题时,拿手电筒从侧面打光,让模特脸上有跳跃的光斑。有个学员甚至用手机闪光灯+矿泉水瓶,做出了类似电影《银翼杀手》的霓虹效果,虽然听起来有点山寨,但成片发朋友圈直接被问爆了。
不过说实话,这课也不是啥魔法速成班。比如有次作业要求拍「矛盾感」,我朋友折腾了一晚上,最后让模特穿着睡衣拎菜刀站在厨房(模仿《杀死比尔》),结果被老师点评「像美团买菜广告」。但李老师会带着学员分析问题——「菜刀反光太强,睡衣材质太居家,不如换成丝绸吊带裙配水果刀」,改完直接有了悬疑片剧照内味儿。
报名这期课的很多都是想突破「糖水片」瓶颈的摄影师。比如有个拍儿童写真的学员,之前总被家长吐槽「孩子笑得像假人」,学了表情引导课后,改成让孩子玩泡泡机,抓拍他们尖叫大笑的瞬间,客单价直接翻倍。还有个拍婚庆的学员,用李老师教的「背景动态模糊法」,在杂乱婚礼现场用大光圈虚化人群,只突出新人牵手的细节,甲方看了直呼「有电影感」。
反正啊,如果你拍人像还停留在「1-2-3笑一个」的阶段,或者总觉得打光就得靠环形灯,背景就得租影棚,那真得来听听这课。毕竟现在连手机都能拍4K了,比设备更卷的,永远是摄影师的观察力和脑回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