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刷到彭程程的微密圈内容,说实话,一开始我还挺懵的。这妹子在抖音上跳舞火起来的,现在搞了个付费圈子,粉丝得花银子才能看她的"精选作品"。我寻思着,这不就是网红版的"付费自习室"么?
先说说她的视频风格吧。她跳舞是真放得开,动作大开大合,笑起来跟隔壁村二丫似的,完全没有偶像包袱。有次刷到她跳《科目三》,结果自己把自己绊倒了,弹幕直接炸了,满屏的"再来一遍!"和"哈哈哈哈"。这种真实感,估计就是粉丝买单的原因。
不过微密圈里的东西确实不太一样。花18块解锁后,能看到她平时抖音不发的视频。比如她在家练舞的幕后花絮,穿着睡衣对着镜子抠动作,边跳边骂自己"腿咋这么笨"。还有她试穿各种夸张衣服的测评,有套荧光绿的连衣裙,她穿上后说像"移动的交通信号灯",评论区全是"笑到肚子疼"。
但问题来了,这些东西值不值18块?我朋友小王就吐槽:"这不就是把抖音删掉的视频打包卖么?"可他转头又续费了三个月,理由是"刷她的视频比喝奶茶解压"。这年头,情绪价值可比奶茶贵多了。
我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。彭程程经常在微密圈搞"命题作文",比如让粉丝投票选下周跳什么舞。有次粉丝选了《极乐净土》,结果她穿着东北大花袄跳完了,弹幕都在刷"文艺复兴"。这种互动感,普通短视频确实给不了。
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。上个月她发了个"沉浸式吃螺蛳粉"视频,结果嗦粉声音太大,被粉丝说像"装修队打电钻"。她直接在评论区回怼:"你们嗦粉不张嘴啊?"没想到这条回复点赞破万,反而成了新梗。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前阵子很火的"电子榨菜"概念。彭程程的微密圈就像加量版榨菜,吃着可能齁嗓子,但架不住有人就好这口。就像我表妹说的:"看她视频就像看闺蜜朋友圈,虽然没啥营养,但忍不住想追更。"
不过也有让我看不懂的操作。她最近开始发"声控助眠视频",结果第一期是模仿电钻声哄睡,弹幕都在问:"这是要送走谁?"但神奇的是,这条视频居然成了她微密圈的播放量前三。
话说回来,现在网红搞付费内容早不新鲜了。前有某游戏主播卖98块的"晚安语音包",后有知识博主把公开课内容拆成99段卖。相比之下,彭程程的微密圈至少还带着点"养成系"的快乐——看她从跳舞菜鸟慢慢进步,偶尔翻车还能当段子看。
不过刷多了也有后遗症。我现在看到快递纸箱就想拆开跳段舞,听到《科目三》前奏就条件反射想抖腿。这大概就是网红经济的魔力吧,明明知道是套路,身体却很诚实地点了"续费"按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