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抖音老是看到MiNi苑苑的微密圈资源在群里疯传,什么"绝密写真"、"私人直播回放",甚至还有人说她发过"付费聊天记录"。这波操作让我想起去年某个网红翻车事件,当时粉丝拿着付费内容当传家宝似的到处倒卖,结果直接冲上热搜。
说真的,我身边就有朋友花9.9买了所谓的"全网最全资源包",结果打开一看全是录屏,画质糊得像打了马赛克。更离谱的是有人连她吃螺蛳粉的直播都当成"独家内容"卖,这操作比我家楼下煎饼摊加蛋还要随意。但你说这事到底该怪谁呢?有人觉得网红既然敢开付费内容,就得做好被泄露的准备,就像你把自拍发朋友圈总有人会截图保存。可也有人骂那些倒卖资源的是"网络黄牛",把人家辛苦拍的内容当白菜价甩卖。
我翻了下MiNi苑苑的抖音评论区,发现个特有意思的现象——有人一边喊着"支持原创",一边在群里偷偷问"有没有兄弟拼车买资源"。这让我想到去年追星群里的"集资买专辑",只不过现在变成了"拼单买隐私"。更魔幻的是有些资源贩子还会搞饥饿营销,说什么"最后三份绝版内容,错过等三年",价格从9.9炒到88,比我家楼下水果店的车厘子涨价还快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网红们也不是吃素的。我听说有人会故意在付费内容里埋"彩蛋",比如动态水印、定制化信息,甚至还有人在视频里穿插"钓鱼内容"。就像之前有个博主故意在付费视频里喊话:"第三排穿红衣服的观众,我知道你在录屏",结果真把倒卖者吓得删号跑路。这招可比防盗版软件刺激多了,跟玩狼人杀似的。
但最让我震惊的是粉丝经济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。以前追星买专辑看演唱会,现在连网红嗦碗粉都要付费观看。有次刷到个评论说:"我在微密圈给苑苑花了368,比给我妈买生日礼物还舍得",这届网友的消费观简直比盲盒还难懂。不过仔细想想,有人愿意花钱买"专属感"也不奇怪,就像有人愿意充视频会员跳过广告,本质上都是图个心里舒坦。
这事说到底就是个双向奔赴的灰色产业链。网红赚到了真金白银,粉丝得到了心理满足,倒卖者薅到了羊毛,平台收获了流量热度。唯一受伤的大概只有原创内容本身,像极了小时候小卖部卖的"绝版卡片",越是被疯抢,越容易变成皱巴巴的废纸片。
对了,上周我还看到MiNi苑苑在直播里回应这事,她说:"有些内容本来就是给愿意支持的人看的"。这话听着挺体面,但转头就有人发现她微密圈涨价了30%。果然在互联网混,没点商业头脑都不好意思当网红。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悠着点,毕竟你永远不知道买的"独家内容",会不会明天就出现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家族群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