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舅妈在抖音直播间卖咸鸭蛋这件事,我一开始是拒绝相信的
上个月家族群突然炸了锅——表妹发了条抖音直播链接,点进去发现我那位连微信语音都发不利索的二舅妈,居然举着自拍杆在院子里转悠。镜头一晃,我甚至看到角落里堆着半人高的腌菜坛子,背景音里还夹杂着大鹅的惨叫。
讲真,二舅妈这人设崩塌得比我们村后山的土坡还快。去年春节她还跟我妈抱怨:"现在年轻人整天捧着手机,脖子迟早要废掉",结果自己转身就在抖音上搞起了"古法腌咸鸭蛋"直播。我特意蹲了场直播,发现她居然无师自通地玩起了"家人们把老铁打在公平上"这种话术,弹幕里飘着各种"阿姨嫁我"的虎狼之词。
最魔幻的是她直播间流量居然不错,听说有次展示咸鸭蛋切开流油的特写时,不小心把隔壁王婶送她的老年机摔进了腌缸里。这戏剧性场面直接让直播间冲上同城榜前三,现在她家院墙上都钉着"XX咸鸭蛋官方直播基地"的牌子。不过听说现在每天得应付二十多个来取经的村口情报站成员,我二舅已经连续三天在家族群里发"求推荐静音耳塞"的拼多多链接了。
这事让我突然意识到,抖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"下沉"。上周末刷到个直播间更离谱,七十多岁的三大爷在展示他用竹条编的鸡笼,弹幕里有人问能不能定制猫爬架。结果老爷子当场掏出手机搜索"猫爬架长啥样",边看边嘀咕:"现在的猫过得比人还金贵"。这波赛博养猫和传统手艺的碰撞,看得我直呼"绝绝子"。
当然也不是所有长辈都玩得转。我三姑上次学人家拍变装视频,结果美颜滤镜开太大,视频里直接变成蛇精脸。关键她还配了段《酒醉的蝴蝶》当BGM,评论区有人问:"阿姨您这是要cos葫芦娃里的蛇精吗?" 气得她当场把抖音名改成"岁月静好",三天没更新动态。
突然想起前几天刷到个数据,说抖音50岁以上用户占比已经超过15%。这让我开始反思,或许我们眼中"保守"的长辈们,正在用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定义互联网生态。就像二舅妈直播间总有人问:"阿姨腌菜坛子卖不卖?",而她总会认真地解释:"这是祖传的,得留着给儿子娶媳妇用"。这波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经济的对冲,属实是给我整不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