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伊人 & YiTuYu艺图语:当传统意象撞上赛博艺术
最近刷短视频总看到“艺图语”的账号,点进去发现他们在用AI画《诗经》里的“伊人”——蒹葭苍苍的意境配上霓虹光污染滤镜,水鸟变成机械翅膀,白露化作像素雨。我心想:这年头连“伊人”都得学会赛博修仙了?
我老家有个叔叔是画水墨画的,前阵子他拿着手机问我:“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觉得我这种画风像出土文物?”我给他看了一张艺图语的作品:敦煌飞天改造成机甲战士,反弹琵琶的姿势变成了拆解火箭推进器。叔叔沉默了三秒,突然拍大腿:“这玩意儿能贴我家祠堂吗?”
其实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小时候背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,总觉得是戴着斗笠划竹筏的仙女,现在刷到的“伊人”可能在元宇宙开直播。前些天看到有人用AI把《洛神赋图》改成蒸汽朋克风格,曹植的马车装上了特斯拉线圈,洛神手里还攥着个发光二维码——扫进去居然是卖螺蛳粉的链接。我朋友阿强看完说:“这比我们公司PPT里的传统元素创新多了!”
不过传统符号也不是吃素的。上个月去西安旅游,发现大雁塔底下全是穿汉服拍短视频的姑娘,有个小姐姐把油纸伞改造成LED灯牌,上面滚动播放“接商业约拍,可定制赛博坦星球主题”。更绝的是兵马俑景区门口,卖手办的老大爷吆喝着:“买三送一!最新款兵马俑盲盒能开出戴着AirPods的将军俑!”
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去年参加的某场艺术展。策展人把《韩熙载夜宴图》做成了VR体验,我戴着设备进去发现桌上摆的不是古琴而是电音合成器,侍女们端着鸡尾酒跳机械舞。旁边有个大爷边看边嘀咕:“这要让我家老头子看见,得把族谱撕了重写。”
但你说这些混搭不接地气吧?前阵子我们小区门口新开了一家奶茶店,招牌写着“赛博茶经”——杯子上印着AI生成的《山海经》神兽,吸管套是3D打印的青铜器纹样。最骚的是买奶茶送“电子祈福签”,扫码能生成带星链卫星背景的姻缘卦象。隔壁王婶一边排队一边教育孙女:“你以后找对象得找个会修光剑的,就像奶茶杯上那个麒麟!”
有时候觉得传统和科技就像火锅鸳鸯锅。清汤那边炖着《诗经》《楚辞》,红油这边翻滚着AI算法和NFT。但总有人非要把毛肚涮进清汤,再把竹荪扔进麻辣锅——比如最近爆火的“数字皮影戏”,操控角色的不是竹竿而是体感手柄,配乐还混进了电子合成器的唢呐声。我奶奶看了直摇头:“这动静比我跳广场舞的蓝牙音箱还闹腾!”
对了,前些天看到艺图语新发的作品——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的虹桥变成了磁悬浮轨道,挑担的货郎背着发光广告牌,上面写着“元宇宙商铺招租”。评论区有人吐槽:“宋朝GDP要被这帮艺术家拉爆了!”底下马上有人回怼:“你懂啥?这叫文化硬核朋克!”
(字数统计:79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