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花白里的古风美人梦
我最近发现啊,只要刷到穿汉服的小姐姐站在梨花树下,手指头就完全不受控制地疯狂点赞。前阵子我跟着朋友去了趟YiTuYu艺图语的拍摄基地,彻底明白为啥古风写真能让人这么上头。
那天化妆师给我弄了个双环垂髻,发间别着两朵绢纱梨花。刚想说这造型会不会太夸张,镜子里突然看到个《知否》里明兰回门的既视感。摄影师老张直接喊我站到那棵仿真梨树下,风一吹过,花瓣簌簌往下掉。这时候他举着反光板突然蹦出一句:"姑娘你眼神得带点’家里给定了亲但心里有人’的破碎感",全剧组直接笑场三次才拍出那张出圈图。
说到汉服选择真是门玄学。艺图语家那套月白绣银竹马面裙,远看素得像宣纸,在镜头里却能透出冷清秋的调调。隔壁棚有个拍明制婚服的妹子,大红织金的袄子配上满头点翠,活脱脱从《清平乐》片场穿越过来的。不过要我说,淡色系汉服和梨花真是绝配,特别是太阳快落山那会儿,整个人就像泡在甜白釉瓷瓶里的玉兰花。
他们家的道具组是真会整活。原本以为就常规的团扇香炉,结果看到有姑娘拿着3D打印的青铜酒樽摆造型。最绝的是那个会旋转的灯笼架,拍《上元夜》主题时能自动飘落梅花瓣,比我去年在横店看的实景演出还带感。听说有次拍武侠主题,威亚师傅喝多了,把客妹吊得比房梁还高,后来那张"轻功失误照"反而成了爆款。
现在年轻人拍写真可不像以前光站着傻笑。上次遇见个00后客妹自带古琴过来,弹着《大鱼》的调子让摄影师抓拍指法。还有个汉服lo娘把十二花神主题拍成了连续剧,每个月换套造型发小红书,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野生代言人。艺图语老板偷偷跟我说,现在最抢手的是拍魏晋疯(他原话)主题,得提前三个月预约那些会舞剑的男模特。
修图师阿K有句话特别戳我:"咱们P的不是脸,是故事感"。有组客片原图看着普普通通,他给调成泛黄绢本效果,加上几行瘦金体题词,瞬间就有了博物馆藏画的味道。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,上次把客人P得太像刘亦菲,人家亲妈都认不出,非说我们掉包了她闺女。
这行当现在卷得离谱,听说有家竞品搞出全息投影棚,能让人站在《千里江山图》里拍照。但要说氛围感这块,我还是站传统派。就像那天收工时,老张蹲在梨树下捡花瓣,说明年要腌点梨花蜜送给老客户。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细节,可能才是古风写真让人着迷的魂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