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IP知识变现的5个方法,如何通过知识变现实现财富增长
最近总有人问我,怎么把自己那点知识换成真金白银。这事儿吧,我折腾了两年多,发现根本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。举个栗子,我有个搞PPT设计的朋友,天天在知乎回答"怎么做工作汇报",结果去年光是付费咨询就赚了十多万,听说今年还搞了个299的付费社群,门槛都快被踏破了。
要说最简单直接的,付费社群绝对算一个。我之前也试过拉微信群,每周分享职场沟通技巧,没想到半年收了快3万会员费。不过得注意啊,别学那些搞知识付费割韭菜的,像小红书上有个教写作的博主,每天晒自己收了多少学员,结果学员作品连标点符号都没教明白,这种钱赚得真不怕半夜睡不着?
说到知识付费课程,我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事。B站有个教Excel的老哥,把原本99块的课程拆成9.9元的小课包,结果销量翻了五倍。这招就跟超市卖散装糖果似的,看起来单价低,但架不住量大啊!不过得提醒下,千万别学那些上来就卖你1999元"副业刚需"课的,我有个前同事买完课发现,讲师自己都还没赚到钱呢。
出书这事儿听起来高大上吧?其实现在电子书平台门槛低得很。我之前在豆瓣认识个写手,把知乎回答整理成《职场避坑指南》挂到微信读书,一个月居然有四千多被动收入。更骚的操作是有人把公众号文章打印成实体书,在直播间当赠品送,转头就靠涨粉接广告赚回来。
说到品牌合作,这真是个体力活。我认识个小红书穿搭博主,接条广告报价3万,但得拍50张照片修图三天。不过也有聪明的,像抖音那个讲法律常识的律师,直接跟律所合作搞线上咨询分成,既不用露脸也不用担心售后。这思路就跟开盲盒似的,找到对的合作方才能开出隐藏款。
对了,千万别小看咨询服务这种老办法。有个做职业规划的朋友,靠着在行APP接单,去年买了辆特斯拉。不过得提醒下,这行当水太深了,之前碰到个号称"百万猎头"的,咨询完发现他连字节跳动的HC是啥都不知道,就离谱。
说到底啊,知识变现就跟打游戏爆装备似的,关键得找到自己的爆率点。有人适合当课代表,有人适合当军师,还有人适合当中间商。就像我那个做PPT的朋友说的:"别总想着教别人游泳,有时候卖泳裤更赚钱"。这话糙理不糙,你们品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