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暖的盒子、暗黑系少女与私房摄影的奇妙碰撞
我最近在艺图语工作室拍了一组特别“分裂”的照片。怎么说呢,客户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,微信上给我发需求的时候,上来就甩了三个关键词:温暖的盒子、暗黑系、性感。我当时盯着手机愣了半天,脑子里蹦出个画面——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里的玛蒂尔达抱着盆栽站在纽约街头,又冷又倔,但盆栽叶子绿得发亮。
说实话,第一次尝试这种混搭风格,心里直打鼓。客户带了个老旧的木盒子来,说是奶奶留下的嫁妆箱,边缘都磨得发白,但锁扣还是黄铜的,阳光下能反光。她穿的是黑色蕾丝吊带裙,脖子上缠着条银链子,脚踝上还有纹身,但一开口说话声音软得像棉花糖。“我想在盒子里蜷着拍,像被关住又像在保护自己。” 她这么一说,我忽然觉得这盒子像个矛盾体——既是牢笼,又是安全感。
打光的时候试了好几种方案。原本想用冷色调突出暗黑感,但盒子的木质纹理在暖光下反而更显沧桑。最后干脆把LED灯调到3000K,从斜后方打过来,让她的侧脸藏在阴影里,锁骨和肩膀却被照得发亮。你猜怎么着?她突然把奶奶的珍珠项链从盒子里掏出来挂在锁扣上,珍珠的温润和金属的冷硬撞在一起,瞬间就有内味儿了。
说到暗黑系私房摄影,很多人总觉得得玩点“重口味”——烟雾、血浆、破败场景。但这次拍摄让我发现,性感不一定非要露得多。有张照片是她跪坐在盒子里,裙摆堆在膝盖上,手抓着锁链往胸口拉。重点其实在眼神——半垂着眼睑,睫毛的阴影落在脸颊上,像是下一秒就要掉眼泪,但嘴角又绷得紧紧的。这种“欲说还休”的劲儿,比直接露肤高级多了。
艺图语的团队这次给了我不少灵感。他们有个摄影师之前拍过一组“废墟里的花”,把玫瑰插在生锈的铁罐里,背景是拆迁楼的钢筋水泥。这次拍摄里,盒子就像那个铁罐,少女是开在旧时光里的花。化妆师还贡献了个神来之笔——给客户眼角点了颗“泪痣”,用深棕色眼线液画的,远看像颗小小的钉子,一下子把整个人的气质钉在了“脆弱又危险”的临界点上。
拍完选片的时候,客户盯着屏幕突然笑了:“你看这张,我手指抠在盒子缝隙里,像不像要扒开一条路逃出来?”我凑过去一看,指甲上的黑色甲油剥落了一半,露出底下淡淡的粉色。那一瞬间突然想起王家卫的电影台词——“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”。
其实私房摄影最怕的就是“套路化”。之前接过一个单子,客户非要模仿网红同款的浴缸玫瑰花瓣,结果拍出来像洗发水广告。这次温暖的盒子和暗黑少女的组合,反而因为“不搭”而有了故事感。就像把火锅底料倒进冰淇淋里,听着离谱,但尝过的人才知道有多上瘾。
(PS:后来客户把珍珠项链送我了,说是拍摄那天是她奶奶去世三周年。“戴着它拍下一组更分裂的照片吧”,她走的时候这么跟我说。现在这串珠子躺在我相机包里,下次说不定能用来捆镜头布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