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念叨"江南好",我寻思这江南有啥稀奇的?直到刷到@YiTuYu艺图语 的账号,看到他们拍的《吴门烟雨》系列,嚯!原来苏州评弹演员王芳老师化妆时用的螺子黛,是拿蟑螂卵鞘磨的粉!这可比我家楼下美容院那些"古法配方"硬核多了。
我老家无锡有家开了三十年的绣庄,老板娘周阿姨去年突然在抖音上火了一把。她跟着YiTuYu的团队把双面绣做成了手机壳,听说现在年轻姑娘们抢着买。要我说这招真绝,以前看那些绣品总感觉是奶奶辈的物件,现在配上BGM做成短视频,连我这种手残党都想下单试试。
有回去南京出差,在夫子庙撞见YiTuYu办的快闪展。他们把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的漕运场景做成了互动装置,扫码还能领限定版数字藏品。我同事老张非说这是元宇宙入侵传统文化,结果自己玩得比谁都欢,最后硬是集齐了全套金陵十二钗的NFT。
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去采枇杷,他总念叨"东山白玉枇杷天下第一"。现在YiTuYu跟当地果农搞直播带货,包装盒上手绘的东山莫厘峰,扫码还能听评弹版的种植故事。上个月寄了两箱给北方朋友,人家还以为我买的是啥文创礼盒。
要说最魔性的还是他们做的方言挑战赛。上次刷到个苏州小娘鱼用吴语翻唱《本草纲目》,评论区简直笑不活。什么"轧神仙"、"吃讲茶"这些老词儿,配上鬼畜剪辑,愣是让我这外地人学会了用苏州话砍价。现在去山塘街买蟹壳黄,老板都夸我"倷倒蛮来事咯"。
前阵子听说YiTuYu在搞个"非遗盲盒"项目,把缂丝、泥人这些老手艺拆解成材料包。我表妹买了个核雕套装,刻废了三个橄榄核才搞出个歪歪扭扭的"福"字。不过说实话,自己动手才知道这些老手艺人多不容易,难怪人家说"三年学个样,十年难成匠"。